城市劳动力供给会发生危机
来源:搜狐财经2016年9月22日 添加时间:2016-09-22 16:51:31 点击:4827
近期,在天则经济研究所双周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郑振源作出上述表述。
郑振源认为,第一代农民工已经高龄化了,他们的接班人是农村6100万留守儿童,而这些6100万留守儿童在农村受的教育很差,心理素质也很差,靠留守儿童接班不靠谱。所以户籍制度造成城市劳动力供给以后会发生困难,发生危机。
郑郑源支持户籍制度改革不管城市大小,一律开放。他举例说,重庆2010年的时候筹措1100亿,花一年半时间,把300万农民工市民化了。重庆都能做到,为什么其他大城市不能做到?就看城市是不是往这个方向努力。
以下为郑振源发言全文:
经济发展就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需要有必要的劳动力供给,在计划经济时期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农民要进城,得有招工计划才行,城市化就得不到足够的劳动力供给。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劳动力有自己自主支配权。十四大报告也承认建立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了,可以自由择业,没有限制,所以城市里得到1.7亿农村廉价劳动力供给,加上几百万公顷廉价土地,促进了工业化发展。不过,劳动力可以自由进城,但是人口不行,人口有户籍才能进城。
这样导致了两个问题:
第一,城市里面没有稳定劳动力供给。农民工在城市里面工作几个月,年底春节农民回家了,回来以后就不一定在这个企业干了,改换门庭,跑到别的行业,甚至不回来了。城市缺乏稳定劳动力供给。还有现在第一代农民工已经高龄化了,他们的接班人在哪里呢?接班人是农村6100万留守儿童,2010年开始整个劳动力人口都降低了,城市劳动力供应又要发生问题了,必须提高劳动力质量来补给。而这些6100万留守儿童在农村受的教育很差,心理素质也很差,怎么靠他接班呢?所以现在户籍制度造成城市劳动力供给以后会发生困难,发生危机。
第二,造成不平等的社会群体。现在我们有三个社会群体,农民、农民工、城市居民,三者间待遇是不公平的。这就发生问题了,在广州农民工和当地居民械斗,打架。为什么打架?因为不平等。现在很多城市居民反对农民工市民化,为什么?因为农民进城以后就要分享市民的公共服务,造成了社会群体的割裂,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所以必须要改革。
改革怎么改?
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已经走了几步了,2014年发表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2015年出来居住证制度。国务院出来的户籍制度改革是怎么改呢?是门槛式的、阶梯式的改革方案。就是进城要有几个阶梯,要有几个条件,需要几个门槛。这个门槛越到大城市越高。而且户籍制度开放的程序是小城市先开放,中小城市在后,特大城市在最后,特大城市是程序在后、门槛最高。我认为这个户籍制度改革不行,解决不了问题。按照统计局统计,60%多的农民工是在大城市,光开放中小城市,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这个门槛是把城市需要的低端人口排除在外了。比如,现在北京市保姆少了,小时工少了,涨价了。
农民工市民化需要什么条件呢?
我认为需要四个条件:第一,他们在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要能够卖得掉,得到足额补偿。第二,城市里面要能提供他住得起的房子。第三,城市里要给他们跟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和教育,不仅是义务教育,还要让他能够在城市里面中考、高考。第四,要跟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有了这四个条件,马上就可以市民化。
所以现在我认为要改变户籍制度改革的方法,不管城市大小,一律开放。要创造这个条件,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开放,就可以转成户籍人口。重庆2010年的时候筹措1100亿,花一年半时间,把300万农民工市民化了。重庆都能做到,为什么其他大城市不能做到?就看城市是不是往这个方向努力。要改变阶梯式的户籍制度改革办法。
另外,对刘易斯拐点我也有点看法。刘易斯拐点提出来有一个前提条件,有一个背景,是劳动力和土地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在这个情况才出现刘易斯拐点。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很多,实际上是劳动生产率问题,农村里面有很多剩余劳动力,因此劳动生产率是平的,剩余劳动力进城了,剩下的农村的土地可以转到留在农村的劳动力里面,可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收入才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市工业劳动生产率差不多的时候,双方收益也差不多了,这时候农民就不愿意进城了,拐点就出现了。这个拐点出现在什么时候呢?日本出现在农村人口减少到10%的时候。美国和加拿大是5%的时候出现这个拐点。中国什么时候出现这个拐点?现在有的专家说现在已经出现了,我认为现在还没有,现在城市收益高,农村里面有的村庄甚至找个杀猪的人找不到,找一个埋死人挖坑的人都找不到,所以还是往城市里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