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动态 > 人口•卫生•健康 > 详情

东莞提出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到1020万人

来源:南方网 添加时间:2019-09-18 11:11:00 点击:4882

  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未来10余年,东莞要继续“长大”。

  9月12日,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征求《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下称《规划》)意见的公告,提出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到1020万人。

  一个新趋势正在发生,随着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人口加速向一二线中心城市集聚,很多二线热点城市的人口快速增长。东莞正是其中的明星城市之一。

  近日,《2019中国青年理想报告》发布,在TOP15城市中,东莞名列第13名,在“青和力”即吸引年轻人的能力的量化评价中,与长沙、天津、西安、郑州等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综合实力相当。在《2019年上半年城市GDP百强榜》中,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15.93亿元,时隔2年后重新回到全国城市GDP前20的队列。

  光环闪耀背后,带来东莞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人口将在未来10余年中迈过千万大关。根据联合国的定义,届时东莞将从特大城市发展为超大城市。

  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东莞如何推动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的转变?东莞的“长大”将给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带来什么?超大城市东莞将面临什么考验?

  未来17年每年新增14万常住人口

  当前,反映一个城市地位的指标主要还是经济与人口。公认的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017年的GDP全部超过2万亿元,人口都在1000万以上。国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9个中有7个GDP超1万亿元,人口超1000万。

  近几年,东莞一直是国内各大城市排名榜单的常客,可谓是“网红”“明星”城市,尤其借着经济转型、创新驱动的东风,有了更强的底气向更高的城市地位发起冲击。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东莞提出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将在2021年迈入万亿GDP俱乐部。

  对于另一个重要指标——人口规划,东莞在《规划》中勾勒未来蓝图:2025年,常住人口达960万人;2030年,常住人口达1020万人;2035年,常住人口达1080万人。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常住人口为839.22万人。换言之,未来17年,东莞需吸引逾240万常住人口,即每年增加14万常住人口。

  事实上,东莞从特大城市向超大城市进军的步伐从未停止。若按“常住人口超500万人”的标准,21世纪之初东莞已经拿到进入特大城市的“入场券”。  《规划》称,从2010年开始,东莞常住人口规模进入低速平稳增长阶段,由2010年的822.48万人增至2018年的839.22万人,年均增加2.1万人,年均增长0.25%,低于2000—2010年间的2.46%平均增速。但从2016年开始,东莞户籍人口加速增长,2018年户籍人口达231.5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为27.6%。

  把时间轴拉长,从2000年到2018年为周期计算,18年来,东莞常住人口从644.84万人增至839.22万人,人口增量为194万人,相当于平均每年新增10万人。

  对比珠三角城市,2018年东莞人口的数量仅次于广州、深圳,位列地级市第一。放眼全国,东莞的人口体量与南京、宁波等城市相当。

  人口体量增大背后,人口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最新统计显示,2016—2018年,全市人才总量由146万人增至195.3万人,年均增长15.7%;高层次人才由8.48万人增至12.6万人,年均增长21.9%;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由132.6万人增至171.5万人,年均增长13.7%;专业技术人才由17.6万人增至23.3万人,年均增长15.1%;持有技能等级证书的技能人才由 20.4万人增至34万人,年均增长29.1%。

  东莞人社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东莞市取得人才入户资格数据(含随迁)分别是:2013年7921人、2014年14369人、2015年17865人、2016年47904人、2017年93221人、2018年152241人。2018年的人才入户总数与前5年的总数相当。人才加速聚集的趋势明显,这与东莞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相一致。

  在广东省政府特聘参事、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鸿宇看来,随着东莞经济发展趋势持续向好,未来对外来人口有望进一步释放吸引力。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认为,如今的东莞正从低端代工制造向高端先进制造转型,尤其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带动下,大量高端人才、技能型人才在东莞涌现和聚集,人口结构进一步完善,体现了东莞城市强大的吸引力。

  迈向超大城市的东莞底气

  “走!去东莞工作。”3年前,黄孟华还是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毕业生,接过校园招聘的传单,就下定决心来到东莞大岭山的德尔能工作。“我读的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当时希望找到对口专业的工作,东莞就是我的心水选择。”经过几年打拼,黄孟华适应了东莞的就业和生活氛围,也计划买房落户。

  这是东莞乐于看到的一幕。人随产业走,产业发展对人口聚集的作用显著。

  东莞制造业蓬勃发展,崛起为国际制造业名城。今年,省委深改委批复同意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肩负这一特殊、重大使命的创新实验区,东莞是广东省乃至全国唯一。

  《规划》提出坚持制造业立市,保持制造业整体从业人员规模在适度合理水平,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不低于40%,优化先进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就业结构,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从业人员比例。加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紧缺产业的青年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引进力度。

  对此,林江指出,中国人口红利转折点已经到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依托提高城市品质,让优秀人才乐于来莞工作,让“人口红利”转变成为“人才红利”,才能为产业转型升级赢得更多的时间。如今东莞在城市建设、城市品位、城市定位等要素都要发生根本性改变,保持人口吸引力,首先要通过产业升级超越中等收入陷阱。

  但需要正视的是,目前东莞505.76万产业工人中,技能人才占劳动力总量仅为13.46%,与世界制造强国德国、日本差距较大。基于此,林江认为,东莞要迈向超大城市,要改变吸引人才的思路,从过去吸引外来务工人员的聚焦点逐步转化为吸引高技术、高学历人才作为东莞的常住人口。

  东莞也作出规划,从2018年起力争用3年时间推动100万人提升技能学历素质,着力建设“技能人才之都”。东莞积极部署打造“技能人才之都”,推动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进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去年9月,东莞发布《关于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技术工人的比例提升10%以上,培养1万名国际化技能人才,引进培养1万名急需紧缺的工匠精英,推动100万人提升学历技能素质。

  数据显示,去年东莞“一镇一品”产业人才培养达18万人,新建30个技师工作站,选树100名首席技师,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和成效。今年还将新建6个高技能公共实训分基地,建设30个以上企业“技师工作站”。

  “近年来,东莞以更加开放的政策举措留住人才,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亮说,东莞以建立“技能人才之都”为目标,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实训中心建设,反映出东莞对人才培育的重视。

  作为闻名遐迩的世界工厂,东莞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城市的优势所在、基础所在、希望所在,也正是东莞不断散发吸引力,向超大城市迈进的底气。

  如何破解“大城市病”?

  升格城市固然与人口规模相关,但同时应该意识到,与人口急速扩容紧密相关的是城市发展与治理能否跟得上?与“吸引人”同样重要的是“留得住人”,除了个人发展空间的考虑,一个城市的“舒适度”也很重要,这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办事效率、交通状况等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有关。

  陈鸿宇表示,一个地方的人口承载量受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包括公共服务、自然资源承载能力以及地方财力和未来发展需要等,总的来说,人口增长最重要的是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林江也认为,目前超大城市面临的城市病,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程度不足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带来的。要克服城市病,除了产业升级,最为关键的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东莞面临公共服务配套的多重压力,随着人口基数迅速扩大,城市道路、学校、医院、公共图书馆、文化娱乐设施能否满足超大城市的人口需求,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在城市病中,教育资源不均衡首当其冲。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18年,东莞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本市户籍学生增加8.07万,公办学位仅增6.05万,户籍学生增量连续几年多于公办学位增量,当前公办学位供给非常紧张。

  “如公办学校学位不够将被安排到民办学校,但东莞目前大部分民办学校都是中低收费的学校,教学质量普遍赶不上公办学校。”东莞一名企业工人说,作为家长他希望孩子入户后入读公办学校。他表示,若东莞晋升为超级城市,希望教育配套上能满足需求。

  今年初召开的东莞市2019年教育工作会明确要求各园区、镇街教育部门要提前谋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加学位供给。目前,东莞在按照规划加快新建扩建公办学校的同时,着力提升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

  在医疗方面,目前东莞积极引导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全市90多家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组建,建成医联体75个,公立医院参与率达100%,33个镇街(园区)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立医联体关系。

  作为城市软实力的文化公共服务,其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西安、成都、南京、杭州等城市在新的发展大格局中,都主动担负起传承、发扬地域文化的重要使命,使地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未来东莞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和民众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城市竞争力,也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内容。

  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时代,大湾区跨越不同城市、不同行政区域,更需要包容各种文化生长的力量,未来东莞如何进一步促成各种文化元素的共生共融,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和民众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城市竞争力,也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内容。

  林江建议东莞提出城市建设的规划、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换代的5—10年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融资规划,有目的、有规划将民间资金投入到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上。

  陈鸿宇建议,东莞可以搭载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便车。深圳要成为先行示范区,必须在文化、政治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等方面再上一个台阶,这些建设需要各种资源支持。东莞在这些方面可以跟深圳共生、共享的合作。

  实现区域联动、协同发展

  联合国定义的超大城市是指市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按照我国最新的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武汉、成都8个城市的人口超过千万。

  但目前真正称得上是一线城市的只有北、上、广、深。4座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共同趋势是向全球进发。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对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其中,北京提出要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

  上海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中,广州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成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宜居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城市水平的活力全球城市。

  近期,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使深圳市有了更加明确的战略定位:到2025年,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的比拼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新较量。作为新一线城市的东莞该如何做好超大城市的定位与规划?

  在陈鸿宇看来,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不仅是人口规模、经济实力达标,更重要的是国际地位、国际布局。超大城市不是一个单体城市的概念,而是以超大城市为核心的国际大都市区、城市集群,往往充当“超级联系人”的角色,辐射周边区域,广泛与周边区域链接服务业、商业、金融、公共服务、交通等综合要素。

  “未来谁能走向世界,谁能更多地链接全球要素资源,谁就将在城市版图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陈鸿宇表示。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部署之下,东莞提出从湾区全局来谋划城市发展、产业转型,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牵引,打造制造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根据《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到2020年,全省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各有两座。其中超大城市为广州、深圳,特大城市为佛山和东莞。上述规划提出,在携手港澳共建世界级城市群共同框架下,推动珠三角地区优化城市群体系,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吸引人口合理集聚。

  “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东莞发展为超大城市后,可以更好地与深圳、广州、香港、佛山等城市融合、联动,成为珠江口现代化城市集群,以大都市的概念集群化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贡献力量。”陈鸿宇表示,届时,在湾区城市集聚的辐射下,东莞的产业聚集力将逐渐放大,更上一个新台阶。

  大量人口涌入,人口和资源要素高度集中,中心城区趋于饱和状态如何缓解?陈鸿宇表示,超大城市不仅是城市群的概念,还是以城市重点区域为核心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提出,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人口向新区、郊区适度集聚。《规划》提出强化“三心”——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的集聚作用,至2035年,“三心”常住人口占全市比例达20%以上。

  “三心”也是解决东莞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布局。《规划》提出,加强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心”之间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网络联系,发挥其对全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常住人口密度。具体来说,东莞将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强化集聚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东莞“美丽城央”,重点集聚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充分发挥松山湖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提升带动周边镇发展能力,着力打造适宜高端人才工作生活的综合环境,重点集聚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加快推动滨海湾新区建设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滨海湾创新链走廊和高端人才特区,重点集聚新兴产业发展人才。

  陈鸿宇认为,“三心”的本质就是城市体系的发展,以城市中心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为代表,联合周边的镇街、区域,实现融城发展,形成多个城市核心、多个圈层、产业叠合、共生发展的态势。

  在林江看来,应对超大城市发展将带来的城市布局变化,东莞提出“三心”布局规划非常有前瞻性。“这样的布局既可以避免让人口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区,带来中心城区高度拥堵,也能够让城市人口到有实际功能的城区居住生活,从而形成多元化的布局,最大限度避免城市病,又能够确保东莞中心城区与其他镇街实现均衡发展。”

  “‘三心’的布局不应该只是局限在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而是以‘三心’为核心统筹东莞多个镇街的协同发展,统筹‘三心’与周边镇街的交通、产业、土地规划的协同效应。”林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