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口与健康》2023年第2期 添加时间:2023-03-16 14:58:03 点击:3396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变量。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第一特征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以2022年我国人口进入负增长为标志,人口发展进入积极应对高龄少子化,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新阶段。在世界百年变局的大国博弈中,发展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口素质的提升十分紧迫。新时代人口本身的变动及发展格局的变化,都需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人口变动要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一是出生人口持续下降,未来入学人口减少,与低龄人口相关的基础教育等公共服务压力将大幅减轻。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为956万人,比2016年的1883万下降了927万,6年时间出生人口减少接近一半。预计0~17岁低龄人口存量持续下降,到2035年将降至1.88亿人,比目前缩减1亿多人。
二是未来十几年,低龄人口各年龄段比例结构将出现大幅变动,需要填空白、补短板、强弱项,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十四五”期间,3~5岁学前教育适龄人口将从5259万下降至3263万,2035年降至2867万,学前教育压力将大大缓解。6~11岁人口从 2020年的10858万下降至2035年的5767万,小学教育资源大量“空余”,为普及高中教育留下空间。我国大学入学人数已接近1000万,我国每年出生人口也不过1000万,可以期待未来十几年后,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上大学。这需要我国的教育体制有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三是低龄人口加速向城镇、东部地区集聚,需要持续优化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七人普数据显示,城镇、乡村0~14岁人口规模分别为1.55亿、0.98亿,比2010年分别增长6085万、下降2879万;0~14岁人口城镇化率达61.2%,比2010年提高18.6个百分点,比总人口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14.2个百分点)高4.4个百分点,说明过去十年农村学生加速流向了城镇。家庭追求高质量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人口迁移流动的家庭化、发展型特点更加明显。未来新增劳动力城镇就业压力不会同步减弱,需要加强教育体制与就业结构的匹配。
四是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2035年将超过80岁,新生代将面对百岁生涯的规划。现在接受教育的孩子,一半以上将从事目前不存在的工作。需要加强通识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以适应技术突破对就业领域的颠覆性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改变人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方式,人的生命周期规划不再是学习、工作、退休三阶段的线性排列,而是三阶段交错的终身学习模式。
二、适应人口形势变动,深化教育改革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发展战略一体化布局,为应对新时代低生育水平的挑战和深化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是加强新的人口条件下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研究。综合研判人口变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深入研究新的国际教育竞争和技术进步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战略方向。同时,切实加强有利于多子女家庭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减少家庭教育焦虑,实现人口发展与科教兴国的战略协同。
二是坚持优先投资于人,将0~6岁儿童早期发展和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到2035年基础教育适龄人口将减少1亿人,年度财政性基础教育经费需求减少1万亿元,提供了巨大的教育资源转换利用空间。建议重点增加生育养育和家庭发展的财政投入,加强普惠性、兜底性生育养育和家庭发展政策支持,对标发达国家,启动加强学前儿童照护和教育投入的“强势开端”行动。
三是缩短基础教育年限,扩大义务教育范围。基于未来出生人口减少、科技进步对劳动力需求改变等考虑,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缩短小学和初中阶段学制。通过调整教育年限和义务教育范围,切实减轻家庭教育负担,强化通识教育,提升劳动者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在未来技术变革和科技创新中保持人力资源优势。
四是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创造适龄婚育的良好环境。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流产数量庞大,全人群生殖健康知识亟待提高。建议在中小学开展适应其年龄段特点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在大学广泛开展“我青春,我健康”同伴教育活动,预防非意愿妊娠与人工流产。将大学生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为生育的大学生提供医疗保障和生活津贴。(贺丹,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