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动态 > 人口•卫生•健康 > 详情

广东连续4年新增常住人口超百万!哪些省份人最爱来广东?

来源:南方plus 添加时间:2019-07-12 08:36:00 点击:5749

  最近网上有个段子很火:第一批20后即将出生,他们看90后,就像90后看60后。

  不少网友感慨时光飞逝,但也有网友吐槽:90后团结起来不结婚,就不会有20后了。这个留言甚至获得了2.9万个点赞。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结婚?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吗?

  其实,广东的人口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1346.00万人,新增常住人口连续4年超百万,依然有较强的人口活力。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本期医线观察带你分析广东的人口发展情况,并且一起探讨年轻人婚育观背后的社会原因。

  非珠三角地区人口加速向珠三角聚集

  广东人口情况如何?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广东新增常住人口连续4年超百万。

1_副本.jpg

  2015年,广东有10849.00万人,比上年增加约125万人;2016年,10999.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0万人;2017年,11169.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万人;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1346.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7万人。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介绍,粤港澳大湾区为广东人口增长带来了新的“引力”。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突破7000万人,达到7115.98万人,比上年增加158.82万人。从常住人口分布来看,珠三角9市是常住人口数量增幅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

2.png

  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城市,2018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达1490.44万人。其中,白云区是广州常住人口最多的区,为271.43万人,其次是番禺区、天河区和海珠区。常住人口最少的是从化区。值得留意的是,越秀区作为“老牌”城市中心,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非常接近,常住人口117.89万人,户籍人口117.79万人。白云虽然常住人口最多,但户籍人口103.34万人,占常住人口不到一半。

  放眼珠三角,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红利下,人口也不断增长。非珠三角地区人口有继续加速向珠三角聚集的倾向。

  2018年,珠三角9市常住人口占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总量的88.55%,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别占10.51%和0.94%。据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预测,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1.2亿至1.4亿人。

  95.30%的跨省流入人口和91.63%的省内流动人口在深圳、广州、东莞、佛山(含顺德)、中山、惠州、江门、珠海等8市工作、居住。深圳、东莞、佛山(含顺德)、中山等4市的城市流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珠三角人员流动的活力,从这一组数据中可以得到有力的说明。

  董玉整指出,大湾区建设将推动广东人口总量的增加,整体而言,这一增长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会太长。他还强调,不能夸大人口增长的作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劳动力人口和各类人才的需求,会更加注重素质,而不会更多地关注数量。”

  哪些省份人最爱来广东?

3.png

  人口的流动,为经济带来了活力。董玉整表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经过长期快速增长后,现在进入了调整期。

  广东省现有4000多万流动人口,其中,省外流动人口近3000万,省内流动人口超过1000万。哪些省份人最爱来广东?

  据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分析,在2017年跨省份流入广东的人口主要来源地中,占比最高的是湖南,占比约21.24%,超过五分之一。广西其次,占比16.62%。

  除了湖南和广西,湖北、四川、江西、河南、贵州、重庆的流入人口均超过100万,这8个省份流入人口占跨省流入总人口的85.18%。

  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梁宏认为,广东省省外流动人口主要来自邻近的中部省区,近十年来变化并不大。湖南、广西、四川、湖北四省,长期占广东省省外流动人口的六成以上。但十年来,来自四川、江西的流动人口有所降低,而来自广西、河南、重庆、贵州的省外流动人口比例则有所上升。

  外省流动人口为什么来?都去了哪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经济原因是促进广东省流动人口迁移的首要原因。超过四分之三的流动人口来广东务工、经商,随迁家属和学习培训是广东省流动人口的次要原因。外省的流动人口来到广东,最爱去的还是珠三角地区,其中深圳、广州、佛山吸引力较大。

  全国结婚登记人数连续5年下降

  从公园里的相亲角,到电视上各式各样的相亲节目,再到春节期间的“花式催婚”,似乎全社会都在操心年轻人的婚恋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结婚率逐年下降。全国结婚率由2013年的9.9‰,逐年下降至2018年的7.2‰,达5年来的新低。

  离婚人数也在增加。2018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1010.8万对,离婚登记人数为380.1万对,离结比为38%。而2010年时为16%,短短8年间上升了22%。

4.jpg

  有分析认为,从各省(市、自治区)来看,经济越发达地区结婚率越低。

  2018年结婚登记人数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为:河南、广东、四川、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湖北、湖南、贵州。

  中国2018离婚率“十强”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厦门、台北、香港、大连、杭州和哈尔滨。

  董玉整分析,近年来,我国婚姻家庭问题日益突出,离婚率趋高,结婚和生育时间推迟。不婚不育人群增多。空巢家庭、失独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再婚家庭、跨境家庭、候鸟家庭、分居家庭等新家庭形式不断出现,家庭传统功能逐渐减弱,家庭功能社会化趋势明显。家庭育儿成本居高不下。家庭养老能力减弱。

  他认为,对结婚登记人数连续5年下降的现象,“连续下降”只是一个绝对数的对比。进一步分析机构可发现,近年来,育龄妇女的总数在减少,每年减少接近300万人,能当“新娘”的人少了,结婚人数自然会减少了。此外,近年来,复婚人数、多次离婚的人数也在增加。总的来说,结婚迟、结婚少、离婚多、出生少等现象,越来越具有显著性。

  从不想生到不结婚,问题到底在哪?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参与的《8090后中国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3万多名80后、90后受访者中,76%的青年受访者有“恐婚”心理,50%的受访者认为年轻人不愿结婚的最大原因是经济压力。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邵楷指出,当今的结婚成本较高,举办婚礼的开销、购买婚房的花费都令众多青年男女望而却步。此外,稳定的感情不再是影响结婚的最重要因素。在生活成本逐年提高的条件下,在婚后保证生活物质条件的完善已成为许多青年考虑的重要因素。

  有意思的是,虽然不少年轻人不想生娃不想结婚,但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谈恋爱不如养猫”。有分析认为,虽然年轻人喜欢“宅”和“独居”,但仍需要情感互动和寄托。狗狗曾经是宠物市场的“头牌”,但对于年轻人来说,一天班上完很累了,哪有精力再去遛狗。而猫“高冷”的性格让它们更加独立,还更干净讲卫生,便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

  董玉整认为,对待青年人的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等现象要用平常心看待,不能一味责怪,也不能将所有的原因都推给社会的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竞争压力、生活压力等。其实在世界范围内,这种情况有一定普遍性,日本社会学家甚至提出了日本社会进入到了“低欲望”社会阶段。

  他表示,不少国家都在采取措施,努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提高生育水平,维护婚姻稳定,重视、鼓励、支持结婚、生育、养护。目前,我国在国家层面出台了不少重视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比如母婴室建设、0—3岁照护服务等具体政策措施。广东也明确将“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家庭友好型社会”等作为人口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里,困扰大家的婚姻恐惧、生育焦虑等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越来越多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记者】朱晓枫 李秀婷

  【制图】佘夕彤

  【校对】杨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