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科研工作 > 专家视角 > 详情

优质托育服务赋能新质生产力

来源:本网 添加时间:2024-07-10 14:18:04 点击:535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生产力有规模更大的高质量劳动者。优质托育服务供给,更好地促进婴幼儿身体、行为、心理、思维发展,对于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关键

一、优质托育服务助力人口高素质发展之循证

优质普惠托育服务包含“三层次”四维度”。“三层次”一是保证托育安全,避免婴幼儿感染疾病或发生意外;二是遵循成长规律,使婴幼儿保持良好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三是潜能充分开发,在游戏互动中促进婴幼儿思维模式、社交能力等综合素质养成。“四维度”,即身体体格健康发育、心理情感健康发育、思想意识健康发育、综合素质能力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将生命早期的1000天(包括胎儿期的280天和婴儿出生后的720天)定义为个体生长发育的“机遇窗口期”,该阶段婴幼儿大脑发育速度快、可塑性强。在0~3岁的婴幼儿时期,高质量的托育服务干预会对人的社会情感以及认知能力产生可持续、实质性的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总结近30年的研究成果发现,人类脑部80%以上的神经细胞在3岁前就已形成,大脑的可塑性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降低,0~3岁是孩童潜能开发、神经系统发育的最关键时期,也是进行早期社会化训练的最佳时期。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研究发现,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投资的年回报率高达16%,而对3~4岁幼儿进行投资的年回报率将衰减至7%~10%,年投资回报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持续递减的特征。

托育过程中的早期社交还有利于激发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早年拥有托育经历的儿童在青春期出现极端叛逆行为等的几率会极大降低。1962年美国启动著名的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加拿大魁北克省儿童发展纵向研究结论表明接受托育的婴幼儿在智力发育、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社会化发展等诸多方面都明显胜于未接受者。早期儿童保育经历能有效防止其青少年时期的破坏性行为出现,特别是对于经济收入水平处于中低层的家庭而言,早期保育对后期影响的效果更加显著。

二、我省育龄人群对托育服务的利用与需求

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显示,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的托育需求为27.6%,其中5.5%入托。

2023年6月本院广东省13039常住育龄人口的调查结果显示,享受政府提供托育服务8.07%享受过单位提供的占5.07%享受社会提供的占4.15%享受过育儿补贴不足二成(18.20%),享受过育儿假的不足1/3(29.34%)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的需求方面,67.61%的受访者期待政府发给家庭补贴推动自主选择优质托育服务63.88%的受访者期待单位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59.11%的受访者期待医疗机构办托育机构,58.03%的受访者期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增加普惠托位数,50.35%的受访者期待设钟点式社区托育所。

三、发展优质托育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供给差异化

探索托育服务普惠标准和供给模式,进一步完善普惠托育服务顶层设计充分考虑人口结构、优化服务资源结构布局规划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鼓励企业、乡镇(街道)、村(社区)提供场地,开展社区嵌入式、小型化医育融合服务。利用住宅建立家庭托育点服务,为婴幼儿家庭提供有保障、可承受、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

(二)功能复合化

建立托育服务指导中心。以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的医护人员为主体,整合医疗、保育、早教资源,组建养育照护专家库,以医促育,医育融合,实现婴幼儿健康照护和育儿健康指导一体化,进一步提升婴幼儿健康管理、儿童保健和养育照护服务水平

(三)服务智能化

建立省级优生优育智慧服务平台,兼顾管理与服务需求。发挥省级层面的资金与人才优势,整合相关资源,建立权威且规范的智慧服务平台。提供筛选、匹配个性化托育机构,提高托育服务的可及性、均衡性。实现专业力量的有机导入,并通过AI技术提供婴幼儿营养、卫生、安全、回应性照护和学习等方面的个性化、针对性服务。

(四)管理规范化

健全托育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因地制宜修订托育机构准标准,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行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质量动态监管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管理。(汤捷)